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史 > 第6卷: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

?

  

  人物简介孛儿只斤?铁穆耳(bóérjìjǐn?tiěmùěr)(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蒙古帝国可汗,元朝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孙、太子真金之子。其父死后,他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次年,即皇帝位。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同时,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钞币贬值。庙号成宗,谥号钦明广孝皇帝。蒙古汗号完泽笃可汗。

  

  人物生平生前事迹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朝的太子真金去世。按照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观念,元世祖忽必烈把希望寄托在真金之子铁穆耳身上。

  

  为培养储君的各方面才能,

  

  元成宗忽必烈派铁穆耳统兵讨伐叛王哈丹,接着又派他镇守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掌管北方防务。同时派开国四杰之一博尔术之孙、御史大夫玉昔贴木儿做他的助手。在玉昔贴木儿请求之下,忽必烈将原来属于真金的印玺皇太子宝授给铁穆耳,间接表明了传位给他的意图。此外,在忽必烈的督促下,铁穆尔戒了酒。铁穆耳在东北与和林的经历,使他与精锐的北方驻军结下了特殊关系。这一关系成为他和他的后裔登上帝位的重要保证。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元世祖忽必烈逝世。至元三十一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公历1294年5月10日),铁穆耳从和林到达上都(今内蒙古多伦东北),在重臣伯颜、玉昔贴木儿的支持下,由宗室诸王会议推立为帝,是为元成宗。成宗在即位诏书中宣布自己将奉行先朝的成规,但实际上还是对忽必烈晚年的一些政策做了调整。中书右司员外郎王约的上书则较为具体地表达了成宗的守成政治方针。王约建议在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停止所有非急需必需的土木工程,免除历年积欠的赋税,重新核实纳税的民户,以减轻民众负担,与民休息;同时设立义仓,赈济贫苦孤独之人,开放打猎等禁令,实行有利于农业的措施,以安抚民众,发展生产。在政治上,整顿吏治,打击贪污受贿,革除多年的积弊;慎重地选择官吏,尤其要慎重地选择直接治理民众的府、州、县长官;重新修订律令,严明赏罚;裁减多余的官吏,精简机构;减省烦琐的条文,改革不合理的制度,以提高办事效率。在对待周围邻国关系上,不要斤斤计较于要求别人朝贡,甚至为此动武,应该以恩德招抵远方之人。此外,王约还主张办好学校,以培养人才,以及朝廷上下都应该了解民情等等。王约的建议实际上成为成宗一朝,特别是元朝前期的施政大纲。

  

  成宗的上述经济、政治措施基本能够贯彻到底。大德六年(1302年),江南朱清等贪污贿赂案被揭发出来,牵连了一大批官员,促使成宗再一次下决心查处贪污官员。当年仅七道奉使宣抚官查处罢免的贪官污吏就有18473人之多,查出赃款15865锭,审理冤案5176件。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下令天下官员体恤民情,减省刑罚,免除灾民差税一至三年不等。鉴于江南佃户田租过重,在过去减过十分之三的基础上再减十分之二,且永为定例。同时开放山场、河泊、任民采捕。

  

  在对外关系方面,成宗拒绝大臣对日用兵的请求。

  

  元成宗在大德三年(1299年)派江浙释教总统僧人宁一山出使日本,恢复了两国间的正常贸易和文化往来。但是,成宗后期曾一度用兵西南。大德四年(1300年),成宗发兵两万出征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治京泰国清迈)。第二年,又因金齿(今中国云南西部和缅甸腊戍一带)诸国阻击元朝的征缅归师,下诏计伐金齿诸国。后因出征八百媳妇国"之元军损失惨重,成宗才决心不再对西南用兵。也就在这时,成宗达成了与笃哇、察八儿等西北诸王的和解,延续几十年的西北战乱得以平息。

  

  大德九年(1305年)六月,成宗立子德寿为皇太子。十月,成宗患病,不能视朝,由皇后伯要真氏执政。朝中大事委于右丞相哈剌答孙。十二月,皇太子病逝。大德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八(公历1307年2月10日),成宗去世,谥号为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莫久愚、赵英主编《中国通史图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针对元成宗铁穆耳之政绩,史书惯称成宗守成。《元史》本纪评价说:“成宗承天下混一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惟其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于宫壶,外则委于宰臣;然其不致于废坠者,则以去世祖为未远,成宪俱在故也。”其实,成宗并非只是守成者,推陈出新者居上,且政绩与功德卓然。虽因成宗与其独子相继病逝,未及安排皇位承继事宜,引起元朝政局的动荡。

  

  尊谥庙号大德十一年九月十一日(1307年10月7日),元武宗为铁穆耳上谥号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蒙古语称号完泽笃皇帝。

  

  《成宗皇帝谥册文》,内容如下: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曰:臣闻称天以诔,表名实之至公;法日而名,庶形容之可拟。维帝王之有谥,盖今古之彝章。钦惟大行皇帝禀上圣之资,抚重熙之运。当裕考龙升之后,承世皇燕翼之谋。武威肃镇于遐荒,文德诞敷于华夏。业业谨盈成之戒,愉愉尽孝敬之诚。罢勤远之兵,边衅弭而苗顽格;遣直指之使,皇泽宣而民瘼除。九族形敦睦之风,万国洽隆平之治。爰酌奉常之仪,用昭告祔之文。谨遣摄太尉某官某奉册宝,上尊谥曰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

  

  伏惟睿灵在天,孚鉴逮下,茂膺典册,锡羡邦家。

  

  为政举措政治守成推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朝太子真金去世。按照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观念,元世祖忽必烈把希望寄托

  

  元朝疆域在真金之子特穆耳的身上。

  

  成宗即位后,对中央人事没有做大调整,仍然任用中书右丞相宗泽、平章布忽木等执政,继续实行世祖末年的减免赋役、赈济灾民等宽大的政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六月,成宗下诏减速免所在这一年的包银、俸钞,以及内郡地税和江淮以南州县当年的一半夏税。后来又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元贞元年(1295年)下诏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工程营建,免除元贞元年五月以前积欠的钱粮。元贞二年(1296年),要求权贵豪绅交纳所隐匿的江南田租,以减轻小民负担。大德二年(1298年),因水旱成灾,下诏减免受灾郡县当年田租的十分之三,受灾严重地区全部减免,老弱残疾及人丁稀少的民户免除三年差税。同时,停止了当年的一切土木工程。第二年,成宗派使节巡视各地,了解民间疾苦。免除当年内郡包银俸钞和江南夏税的十分之三。在减轻民众负担的同时,成宗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员鼓励农桑,发展生产。

  

  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成宗一即位就下诏罢征安南(越南中北部古国),宽宥其抗命之罪,释放了扣押的安南使节,开始着手缓和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放弃了忽必烈动辄征战,继续扩张的政策。对待贵族官僚则采取恩威并施的方针。一方面多次赏赐诸王、公主、驸马,增加官员俸禄。一方面厉行整顿吏治,约束权贵。例如,成宗即位的第二个月便下诏各道廉访司及时追查转运司官员欺隐奸诈的案子,以防止管财政的官员贪污中饱。同年十月,要求中书省臣约束属宫官,凡对公事敷衍塞责者处以笞刑。元贞元年(1295年)七月,下诏告诫全体官吏,有再犯贪赃之罪者,罪加二等,从重处理。不久,又将对贪赃罪的处理改为罪加三等。十二月,下诏禁止诸王擅自干预地方行政。

  

  军事成宗武功大德五年(1301年)秋,元军与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和察合台汗国的笃哇会战于金山附近的铁坚古山。元军先败海都。笃哇后至,两军再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受到重创。海都、笃哇在会战中负伤,海都于1302年去世。

  

  1300年的蒙古帝国(元朝和四大汗国)

  

  钦察汗国的东部藩属术赤长子斡儿答家族白帐汗封地,原先与大汗的直辖地相连。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兴起后,隔断了元朝与术赤家族领地的直接联系。与海都接壤的白帐汗系宗王古亦鲁克为争夺汗位,投靠海都、笃哇。古亦鲁克的对手伯颜汗曾遣使元朝,要求双方联合作战。元朝的军队攻击海都,从谦州深入钦察汗国控制下的亦必儿?失必儿之地(今俄罗斯鄂毕河中游地区)。

  

  大德六年(1302年),钦察汗国脱脱汗和白帐汗伯颜汗出兵2万,与元成宗的军队联合进攻笃哇和察八儿。此后钦察汗国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长期与元朝维持友好关系。

  

  1301年的铁坚古山之战对于元与西北宗藩的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1302年海都去世,到了大德七年(1303年),笃哇扶立察八儿为窝阔台兀鲁思汗。笃哇暗中向元朝驻守在哈剌和林边境的安西王阿难答派出使臣,向元成宗表示臣服,请求朝廷罢兵。成宗同意约和。获得元廷支持后,笃哇与察八儿等聚会,到会诸王一致认识到,与朝廷进行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是“自伤祖宗之业”。

  

  大德七年(1303年)秋,笃哇、察八儿约和使臣到达元廷。元廷与西北诸王达成和议,西北诸王承元朝的宗主地位,设驿路,开关塞,这是当时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自从1260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以来,元朝西北边境的战火终于基本平息,元朝的宗主地位得到四大汗国的正式承认(四大汗国中的伊儿汗国,自旭烈兀立国之日起,就一直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

  

  接着,他们又联合遣使到伊儿汗国、钦察汗国王庭,大德八年(1304年)秋,伊儿汗完者都在木干草原会见钦察汗脱脱的使臣,西北四大汗国彼此之间的约和也至此完成,整个蒙古帝国境内再次迎来了和平(1260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蒙古帝国分裂后,四大汗国因为利益的原因彼此之间也多次发生战争)。

  

  大德七年(1303年)诸蒙古兀鲁思之间的约和,有异于一般的国际间的和平条约,它是源出于同一祖先的蒙古民族所建立的几个汗国之间互相协商的结果。自阿里不哥之乱后,各蒙古兀鲁思虽已各自立国近半个世纪,但各汗国的统治者仍然认为他们之间的纷争是成吉思汗后裔间的内部事务,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

  

  1303年,元成宗铁穆耳成功与笃哇以及海都之子察八儿讲和,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名义上成为其它汗国的宗主,四大汗国一致承认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铁穆耳鉴于忽必烈晚年宠信桑哥、用兵海外等错误,优礼汉人旧臣,限制诸王投下的非法活动,罢侵日本、侵安南之役,减免江南地区的一部分赋税,又令编辑整理律令。这些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因此,他在位前期基本上保持了守成的局面。但是,为了酬谢拥立他的诸王贵戚而滥增赏赐,很快造成国库“向之所储,散之殆尽”,“岁入之数,不支半岁”的枯竭局面,只能依靠挪用钞本来维持,导致钞币迅速贬值。在用人上,他所倾心任用的仍是伯颜(赛典赤孙)、阿里等一批色目官僚。他在位后期,因连年患病,这些色目官僚与皇后卜鲁罕内外勾结,淆乱朝政,官场中贪污因循的风气大盛。为了能建功后世,提高威望,铁穆耳又发兵征讨八百媳妇(今泰国北部等地),使西南大扰,酿成云南、贵州各族人民起义。这些举措都导致国力空虚,政治日趋黑暗。但他在位时,元军成功地击败了海都、笃哇的侵扰,迫使察合台和窝阔台两兀鲁思的统治者息兵请和,重振大汗在西方诸汗国中的宗主地位,基本上结束了西面延续四十多年的皇室内争。

  

  人物评价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评价是:“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惟其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于宫壸,外则委于宰臣;然其不致于废坠者,则以去世祖为未远,成宪具在故也。”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评价是:“世称元之治以至元、大德为首。……故终世祖之世,家给人足。……大德之治,几于至元。”

  

  清朝史家邵远平《元史类编》的评价是:“册曰:豢业以治,垂拱用成;中年奋武,启衅南征;末婴寝疾,壸柄乃萌;赖斯贤辅,镇侧弭倾。”

  

  清朝史家毕沅《续资治通鉴》的评价是:“帝承世祖混一之后,善于守成;惟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于宫壸,外则委于宰臣,幸去世祖未远,守其成宪,不至废坠。”

  

  清朝史家曾廉《元书》的评价是:“论曰:成宗号为能守法度,而为病虐,前星弗耀,牝鸡司晨,而内难作矣。然非成宗之过也,成宗早任合剌合孙,资为羽翼,自古未有贤人在位而乱其国者也。股肱之寄,要在忠良,唐宗之言,信夫!”

  

  民国史家屠寄《蒙兀儿史记》的评价是:“始汗为太孙时,好饮无节。忽必烈汗常戒之,不悛。以此受杖者三次,忽必烈汗至命医官监其饮食。有近侍司太孙节沐者,私置酒于盥器,代水以进,忽必烈汗闻之,大怒,谪戍其人远方,杀之于道。汗既登极,深以前事为非,力自节饮。其勇于改过如此。汗仁惠聪睿,承天下混一之后,信用老成,垂拱而治。一革至元中叶以来聚敛之政,冗设之官。约束诸王、妃、主、驸马扰民,禁滥请赏赐。性又谦冲,不好虚誉。群臣、皇后一再请上徽号,卒不允。可谓守成之令主矣。虽晚婴末疾,政出中宫,而举错无大过失。固由委任贤相之效,亦未始非内助之得人也。”

  

  民国私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的评价是:“成宗席前人之业,因其成法而损益之,析薪克荷,帝无使焉。晚年寝疾,不早决计计传位武宗,使易世之后,亲贵相夷,祸延母后。悲夫!以天子之尊,而不能保其妃匹,岂非后世之殷鉴哉。”

(https://www.biquya.net/id33518/187644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