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做枭雄 > 第十二章 全胜

?    在这个时代,杨凌就算饶了倭人、高句丽人也不决能放过鲜卑及匈奴人的,因为在宋代以前,北方的游牧民族才是汉人最大的威胁。【擺\|渡\|搜\|\|\|小\|說\|免\|费\|下\|载\|小\|說】

  

      而小倭人嘛,则是只需派几艘水军大船前往便可将其平了,凭此时的汉人优势,完全可以将小和倭人融入汉人大家庭的,顺便还可以营造一个亚洲共荣圈。

  

      而错过了这此机会后,要想大规模的歼灭鲜卑人可就要费一番心思了,而且所耗军费必定是此次作战的数十倍,甚至还要更多。

  

      “唉…只有如此了。”杨凌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叹了一声后,咬着牙狠狠地,喝道:“传令,霹雳炮兵对敌中部加大轰砸密度;还有传令给赵文龙、华雄他们,让他们不要怕折损,此战折损多少人,事毕后老子双倍补充,要他们尽最大限度地歼灭鲜卑和乌桓人。”匆忙之中,杨凌连粗口都整了出来。

  

      “得令。”传令兵得令,随即摇动手中小旗,打出旗语。通讯兵则是打马往陆战队阵地方向传达命令。

  

      “轰…轰轰…”第一军的大炮加大了发射密度。炮弹不断地砸向乱作一团的鲜卑军中。

  

      已受惊失控的鲜卑坐骑被炮声一吓,越发疯狂地乱奔乱跑,肆意冲撞和贱踏鲜卑阵中的士卒,使原本就混乱不堪的鲜卑骑兵更加的混乱。

  

      杨凌见状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忍不住拍手大声叫好道:“好!好!好!给老子狠狠的砸,砸死这些鲜卑狗。”

  

      然而,好景不长,传令兵登登地跑上指挥塔上,禀报道:“报告主公,霹雳车营刚刚来报,有一辆霹雳车炸膛了,炸死了两名士兵。”

  

      “啊!”杨凌闻讯后,大吃一惊,随即这才想起霹雳车打炮的密度是有严格规定的,炮击密度一但加大的话,炸膛是必然的结果。

  

      “传令,按照正常速度炮击敌军。”能大量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固然是好,但是炮兵训练不易,杨凌可不愿意拿这些宝贝与不值钱的鲜卑人硬拼,何况炮击只不过是为伏虎军增添点声势和惊吓下鲜卑人的坐骑而已,并不能对鲜卑骑兵造成多大的伤亡,所以杨凌便下令霹雳车按照正常速度炮击敌军。

  

      “遵命。”传令兵立即打出旗语。

  

      华雄接到杨凌要他们不顾折损的命令后,顿时喜笑颜开,立即惯彻实施了杨凌的命令。

  

      “杀!”华雄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领着五组连环重骑朝着鲜卑军最多的地方杀去,所到之处立即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只见华雄的大刀上下翻分,靠近其一丈之内的鲜卑人无不嚎叫着倒下,鲜血四溅,血肉横飞,一蓬又一蓬的鲜血、残肢断骸、各种人体器官、污物和鲜卑人的衣物碎片被华雄快速挥舞着的大刀带起。

  

      “杀啊,冲啊!”华雄身后的几组重骑见主将如此勇猛,更是气惯长虹,更加的奋不顾身,呐喊着随着华雄向鲜卑狠狠地杀去。

  

      敌我双方的骑兵依然在不屈不挠得撕杀,伏虎连环重骑兵是为了惯彻实施主公的命令,以最大限度地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为目标而奋勇杀敌,在鲜卑人的必将之路上将其拦截并劫杀。

  

      鲜卑人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拼命地朝着西北方向涌去,并不敢与伏虎骑兵多做纠缠,撕开一个口子后,便打马而逃。

  

      步度根此行的初衷就是为了东来吞并辽东地区的鲜卑人,以此壮大部族的力量和人口。要知道在草原上是型的弱肉强食,人口是绝对的关键!

  

      一但部族人口减少导致实力变弱小了后,其就只能依附其它的大部族,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而步度根这种过惯了人上人的人精,他又岂会甘心居于人下?

  

      步度根此次不但未捞到人口钱物,相反的还在伏虎第一军的阵地前碰了个头破血流!所幸步度根见机得早,撤退的命令下得早,士卒亦撤得快,如其再跟第一军及北斗连环重骑兵纠缠半个时辰的话,此次进攻辽东的鲜卑人必定全军覆没。所以步度根下令以逃生为主要目的,不得与连环重骑撕杀,撕开口子就跑,绝不恋战。

  

      “轰轰轰…”

  

      “杀啊!”

  

      “莫要走了鲜卑狗。”

  

      “妈呀。”

  

      “快跑啊,该死的汉狗太厉害了。”

  

      “汉狗太歹毒了,不得好死。”

  

      此刻的战场上充斥着各种声音,有轰轰隆隆的马蹄声、震耳欲聋的炮击声、双方士卒的呐喊声、鲜卑士卒的叫骂声和伤者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各种声音混在一起后,奏出了一曲悲壮的古战场撕杀乐章。

  

      由于伏虎军并没有完全将鲜卑骑兵分割包围,鲜卑骑兵还是逃出了不少,最主要的还是其是轻骑和骑术精良,所以逃起命来特别的快。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的倒霉蛋鲜卑人被高顺、马国比所率领的连环重骑兵截住劫杀。

  

      甚至还有不少的鲜卑骑兵沼为了争夺逃生之路而互相贱踏致死,也有慌不择路朝着南面沼泽湿地中逃去的鲜卑骑兵,其结果是毫无悬念地陷入沼泽地中为杂草充当天然肥料。

  

      与此同时,丘力居部被许褚所率领的连环重骑兵接二连三地冲击,骑射本领梢次一些的乌桓人如何能抵挡得住伏虎连环重骑兵的冲击?

  

      再加上卑鄙的伏虎军此战所用箭矢全是淬过乌头巨毒的!才一会儿功夫,便有万余乌桓人倒下了,眼看着乌桓便要溃败了,丘力居见事不可为,便果断地采纳了其从子蹋顿的建议以保存实力为上,也是如步度根一般下令让众乌桓骑兵分成若干个百人队四散而逃。

  

      鲜卑乌桓两族兴师动众好不容易纠集了二十万联兵,进攻辽东为其族人报仇的豪迈之举便这样虎头蛇尾地以失败告终。

  

      弄到最后,丘力居、步度根二人还要灰头土脸地下令给各自族人要他们分散而逃,否则的话,鲜卑乌桓两族的联军还逃不了几个出去!

  

      华雄、赵文龙率部拼命阻截鲜卑乌桓两族骑兵,然而却因伏虎军乃是重骑,再加上骑术稍逊鲜卑乌桓两族骑兵一筹,所以还是有不少的鲜卑乌桓骑兵逃了出去。

  

      二人也不追赶鲜卑乌桓骑兵,任由其逃遁,而是收紧阵形将未逃遁的鲜卑乌桓骑兵死死地困住,因为追了也是白追,还不如集中力量将留下的鲜卑乌桓骑兵一一宰杀还来得实惠些。

  

      那些逃了出去的鲜卑乌桓骑兵则是没命地往西北方向逃遁,生怕伏虎军解下重甲再随后追杀,根本就不敢杀回来援救被困的两族联军。

  

      申时,伏虎军多军种的联合作战,对包围圈内的鲜卑乌桓骑兵实施全方位的立体打击,过一个多时辰的浴血宰杀后,终于将包围圈中的最后一个还能站立的联军砍翻在地,便开始打扫战场清点伤亡、救助伤者、回收炮弹、圆石、箭矢等作战物资。

  

      战前由于鲜卑乌桓两族骑兵从辽东逃出去的族人口中得知,伏虎山庄在辽东对鲜卑乌桓两族的所为,知道投降伏虎山庄后将会生不如死,还不如光棍些与伏虎军拼杀到底,说不准还能捞到个把伏虎军士垫背。

  

      所以被困的鲜卑乌桓两族骑兵伏虎军百般劝降,竟然无一人向伏虎军投降,而是与伏虎军的连环重骑兵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口气!正是因为两族联军无人投降,同时也加大了伏虎连环重骑的伤亡。

  

      酉时末,杨凌便收到了各部的伤亡报告和战果,共歼灭鲜卑骑兵五万余人,歼灭乌桓人六万八千余人,拾获敌军马匹八千余匹,短头弯刀十万把,其它物资两百车,俘虏则是毫无一人!

  

      鲜卑乌桓两族果然血性,宁死不屈!此战,战果是巨大的,折损也是很惨重的!

  

      第一军折损两百人,轻伤一百人,无重伤;陆战队折损三百余人,重伤二十人,轻伤一百人。

  

      折损严重的主要是赵文龙、华雄所率领的骑兵,六万士卒竟然折损了一万零两百余人!重伤两百人,轻伤五千人。不过还好,其中折损的六千余人是二汉族的伪伏虎军,真正的伏虎重骑兵只折损了四千人。

  

      即便如此,杨凌还是有些肉痛,那可是花了大价钱培养的骑兵啊,其再摸爬滚打两年后,谁敢说这些牺牲了的骑兵不能担任一个千人队长之职呢?要知道伏虎山庄最缺乏的便是人才,不论文武!

  

      次日,杨凌在韦等人的护卫下,前往骑兵处安抚军士,顺便考察一下赵文龙在报告中所说的屯兵之处。

  

      因为赵文龙在报告中说其屯兵之处,今后对于辽东非常重要。杨凌在接获报告后,便有些怀疑赵文龙他们屯兵之处就是后世的山海关,但是山海关的战略价值是在数百年后才凸显出来的,赵文龙怎么现在就说山海关对于辽东来说非常关键呢?

  

      杨凌有点真是搞不懂!此刻他竟然没想到是因为他的关系使汉人提前对辽东加以开发,而山海关则是辽东入关的必之路,更是中原进攻辽东的必之路!

  

      进入辽东军区骑兵营寨后,杨凌便在韦、赵文龙、华雄等人的陪同下,进入伤兵营房探视伤兵,说了一些牛皮哄哄的豪言壮语勉励伤者。

  

      当然了,杨凌也不会忘了大把大把的撒钱,牛皮哄哄的豪言壮语说得再好听也没有黄澄澄的黄金,哦,应该是黄铜来得实惠!

  

      得到了奖赏后的伤兵,顿时精神百倍,一个个的士卒都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干,跟随伏虎山庄的脚步一条路走到天黑,绝不辜负杨凌的期望,还有的伤兵竟然忘了其身上的伤势,不顾的疼痛站起身来向杨凌行礼!

  

      真他妈的便宜啊!一两黄铜便可收卖一个士卒的忠心!杨凌心里得意道。

  

      安抚好伤兵后,杨凌一行便在营寨四周晃荡考察地型。

(https://www.biquya.net/id36712/207589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