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权柄 > 最终卷 九九归一 第六八九章 兵围神京城

?

          天佑八年入夏时节。秦军攻破了楚国京畿的屏障----古都应天。如果从地图上看。楚国的势力范围已被压缩在了江浙一带。

  

          在讨论下一阶段作战计划时。秦军内部发生了争议。争执的焦点在于。下一步是该打神京还是消灭诸烈。神京是南楚的都城。诸烈和他的舰队是楚国的主力。楚破和秦有才认为应该直接攻取神京城。一战而定乾坤。杨文宇也赞成这一意见。诸将都认为。只要攻克了楚国的都城。其余地方都将不战而降……就算是诸烈也无力回天了。

  

          但秦雷不同意。他敏锐的察觉到。自己麾下的将领。对诸洪钧和他的水师已经有些打怵了。当然也不怨他的将军们欺软怕硬。因为那诸烈有一桩本事。实在是独步天下……那便是不死鸟般的重生功力。

  

          话说这半年以来。秦军跟诸烈打了整整十仗。平均每半个月就要亲热一次。从那次鄱阳湖大战开始。仗着新登场的大将军炮取得九胜一负的佳绩。共计歼灭楚军各式舰艇共九百余艘。消灭其水军官兵十五万人。但令人不得不服气的是。诸洪钧的大江水师却没有因此而消亡。而是每次都能重整旗鼓。顽强的拦在秦国人的面前。还在芜湖水战中。重创了势头正盛的秦国水师。

  

          因此从潜意识里。众位将军便想避开这个炒不熟、锤不烂的铜扁豆。

  

          但秦雷坚信。如果按照他们的计划行事。会将大秦拖进持久战的泥潭中。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

  

          因此他决定先彻底击垮诸烈地水军。再向神京城发动最后的攻击。

  

          为了说服他的将领。秦雷提出三个理由:其一。自从占领岳阳后。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不假。但神京城乃是楚国都城。其防御力。持久力。乃至军民的凝聚力。都绝非其它地方可比。想要速战速决。是不可能的。

  

          其二。芜湖水战地胜利。对楚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如果不先消灭掉诸烈和他地水师部队。神京城上下百万人口。定然对胜利还会抱有幻想。会大大增加攻城难度的。

  

          其三。如果直接攻击神京城。诸烈在太湖的兵力一定来救。那么神京就会极难攻克。反之若是先攻击诸烈。神京城的王公贵族却一定会袖手旁观。可以避免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待消灭了诸烈之后。神京城自然也会成为囊中之物的。

  

          秦雷终于说服了他的将领。其实不说服也无所谓。只要他认定的事。就算所有人都反对也没有用。比如当初回援潼关。比如发债券、比如让老大统领伐齐的军队。等等等等。这些事实证明。在集思广益的表面下。他有一颗独裁者地心脏。

  

          一经议定。秦国舰队便开始顺江而下。寻找诸烈的大江水师。但为了引蛇出洞。秦雷挂起几面巨大的幡面。上书攻进神京城。活捉建康帝、或者杀敌报血仇。灭楚觅封侯之类的口号。几里外地岸上都能看见。他还教官兵高唱些灭楚的军歌。并命令民夫加紧打造云梯楼车等攻城器械。做足了直取神京城的架势。

  

          秦军舰队规模很大。队列很长。前后延绵十几里。共有六百余艘战舰。其中装备大将军炮的武成巨舰就有近五十艘。阵容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鼎盛……所谓武成巨舰。其实就是当初楚国的巨灵神舰。原先只有楚国人能造出来。

  

          为了保守秘密。楚国对造船工匠地户籍施行单独管理。名曰匠户制度。便是使其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要在造船工场中为军队造船。终生不得踏出工场一步。形同奴隶。饱受欺压。毫无希望。处境十分之悲惨。

  

          在占领楚军的三处最大造船工场后。秦雷用十倍于原先工钱。以及恢复匠户自由。恩赐其子孙可自由择业为条件。换取了匠户们的效忠。匠户们一旦全心全意的开始劳作。效率顿时提高何止一倍。

  

          原先三处船厂。每月共能出产三艘战舰。因为还要承担其它的造舰任务。现在秦雷命其集中人力物力。全力打造巨舰。已经将产能提高到了七艘之多。再加上国内船厂每月五十艘亲王级次主力舰的产能。这才让秦军越打越多。越战越强。

  

          一路上不知引得多少探子窥探。终于在秦军驶离大江航道。开始南下京杭大运河时……沈冰的军情军传来消息。在大江上发现楚军舰队!

  

          秦军不动声色的继续前行。后面地楚军也不着急。只是默默尾随。

  

          是夜风雨大作。河面上不见五指。秦军熄灭灯火。悄悄下锚。停在了大运河上。

  

          不知情地楚军仍然顶着风雨前进。等天快亮时。风停雨歇。两军已经相距不到二里了。

  

          面对着突然杀个回马枪的秦军舰队。楚军地表现十分惊惶。前锋舰只甚至来不及掉头。便被严阵以待的秦军迎头痛击。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于楚军队列过长。而且毫无防备。转瞬之间。前锋的几十条战船便被秦军吞没。中军后军连增援的意思都没有。便掉头逃窜。

  

          秦军很快消化掉战果。开始衔尾猛追。两军一个追一个逃。因为秦军战舰太大。速度上不占优势。所以一直也没追上。不过他们并未放弃。紧紧跟着时慢时快的楚军。次日上午便回到了长江之上。到中午时分。已经快追到海里去了。

  

          连续高强度的行军。使舱下的转轮手疲累欲死。已经到了极限。就在秦军准备放弃追击地时候。只听前方鼓声喧天。一支无百余艘的舰队从下游逆流而上。向秦军展开了攻击。

  

          看到那些战舰上插着齐国的军旗。秦雷终于恍然----我说诸烈怎么那么大本事呢。原来是跟齐国水师搞到一块去了。

  

          不错。耀武扬威杀过来的。正是齐国最强大的长江水军。身为大江上地常住居民。他们自然无比关心两个邻居间的战斗。统军元帅形象地称之为坐山观虎斗。后来又用了个更文绉绉的比喻。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还是第一个比喻更恰当。因为在他们面前。秦楚任何一国。都足以称为猛虎。而他们不过是一只可怜的绵羊罢了……

  

          然而夜郎自大是人的通病。在没有经过战争检验之前。齐国人难免会产生大家实力差不得的错觉。也就是这个错觉。让他们欣然答应了楚国上柱国的请求。参加了这场对秦国舰队的伏击。

  

          望着伏击自己的齐军。秦军没有一丝慌乱。他们的战舰丝毫不动。保持着诡异地平静……其实他们的水手也确实是没劲儿了。

  

          在冲锋在前的齐国舰队看来。这其中必有阴谋啊!是不是秦国那位高深莫测的武成王。又要搞什么花样啊?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只能揣着糊涂前进了。

  

          他们地疑问没有持续太久。便听到了答案----闷雷阵阵的轰鸣声。还没搞清楚状况。便被秦军的数百门大将军炮胖揍一顿。在炮轰、哀嚎、和惨叫声中。齐军前锋损失惨重。几十艘战舰失去了作战能力。顿时乱作一团。

  

          这些土鳖显然是被诸烈耍了。他们不知道秦军现在不用跳帮。也不用肉搏。而是改用一种比较文明的武器。名唤大将军炮……为了满足前线需要。也为了减少后座力。秦国的军工部门不得不降低了大炮的质量。虽说射程也是二里。但比起在齐国使用地红衣大炮来。威力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炮弹飞个几百丈就得掉水里。威力也就平平。但近距离内打齐军的木头船。还是轻松加愉快的。

  

          齐军很快被打懵。领军的水军元帅跳脚大骂道:“诸烈呢?怎么还没有攻下来!”将领们赶紧往上游望去。却发现原本信誓旦旦。要与他们两面夹击秦军的楚国舰队。竟然还是无影无踪。

  

          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耍了。

  

          战斗从中午开始。到傍晚便落下了帷幕。秦军以区区二十艘战舰为代价。消灭了齐军四百余艘战舰。其余皆狼狈逃窜……之所以没有俘获战舰。是因为日新月异的大秦水师。早已看不上这些破烂玩意儿了。

  

          在气势十足的登上舞台几个时辰后。齐国水军便大败亏输。灰溜溜的哪来哪去了。直到战争结束。再也没有出现过他们地身影。显然是对秦军地印象过于深刻了。

  

          一直老是不打仗的部队。是没法跟身经百战地敌人抗衡的!哪怕你整天演习。

  

          取胜之后的武成王却并不高兴。他知道自己被诸烈耍了。那老头看穿了自己的引蛇出洞。便将计就计来了个调虎离山。不用猜。秦雷也知道。诸烈已经率领所部南下运河。回师神京城了。

  

          “诸烈一定是知道不能在水战中占到便宜。准备回去凭坚城固守了!”楚破面色阴沉道。秦雷点点头。轻声道:“凑一块也好。省得咱们一遍功夫两边做了。”便重新抖擞精神道:“既然如此。修整两天再出发吧!”

  

          “也这能如此了。”楚破叹口气道。

  

          军情局的消息很快传来。印证了两人的猜测。诸烈确实已经了南下运河。回神京了。

  

          两天后。被摆了一道的秦军重新南下。再过三天后。终于出现在楚国的都城神京面前。

  

          望着那上青下黄地高大城墙足有十几丈高。秦雷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失声道:“怎么高了这么多?”在他的印象中。神京城应该最高不过八九丈才是。他还记得楚国人当初说什么只要有我们的舰队在。神京城就不需要防御。可现在放眼望去。女墙、箭垛、射塔应有尽有。比一般需要防御的还齐全呢。

  

          边上的沈冰赶紧禀告道:“楚妫这些年窝在神京。看着秦齐两国你来我往打得热闹。便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城。”

  

          神京城共有九个门。其中三道水门。六道旱门。每个门地城墙都极其坚固。是用大块条石混合糯米制成。就算大将军炮也轰不动。城上还设有无数床弩车。有靠近城墙者瞬间就会被射成刺猬、炸成齑粉。城内还有大量的粮食。足够守备数年。这也是楚妫坚定守城地信心来源之一。之二便是上柱国大将军在秦军围城前回京。给了他和他的臣民莫大的鼓舞。还有就是诸洪钧告诉他。秦国同时与两国开战。再强的国力也会筋疲力尽。只要坚持守住。就一定会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楚妫紧紧抓住上柱国的手。连声问道。

  

          诸烈的气色很不好。显然还没有从伤病中痊愈。他勉强笑笑道:“我大楚陡遭国难。一时措手不及才被围了都城。但实际上我们国运仍在。秦国只攻陷了我国的沿江一线。我们还有大片领土未曾沦陷。国人的心还是向着我们的……微臣已经派出得力文武。去各地征兵练兵了。只要度过这最艰难地一段。会有数不胜数的勤王军队来救驾的。”

  

          建康帝终于下定了决心。其实只要有一线可能。他便绝不会放弃……如果神京失守。他就是亡国之君。

  

          他决定拼死一搏了。

  

          下定决心虽然重要。但采取行动并取得成效才有用。经过楚国君臣千方百计寻找兵源的努力之后。才凑齐了十万上了岸地水军。五万羽林军。两万七名王公私兵。以及三万多名退伍老兵。组成了一支二十万的守城军队。交由诸烈全权统一指挥。

  

          至于楚国的那些军舰。诸烈全部交给一些优秀的水军将领。让他们招募渔民操船。借助纵横密布的河网躲避秦军。并伏击秦军的运输船队。破坏他们地补给。

  

          又在开战前夕。使出浑身解数。或购或抢。大量囤积粮草、石灰、火油、刀剑、箭矢、盔甲等军火。试图尽最后一点的人事。

  

          然而在秦国的水军抵达神京城不久。杨文宇和沈青率领着二十万步兵。也抵达了城下城下。四十万水路大军将神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插翅难飞。

  

          乘船骑马巡视完神京城一圈。秦雷和他的将军们没一个好脸色的。他们都十分清楚。这将是一场空前的硬仗恶仗死人的仗。

  

          对于楚国人摆出一副死守的架势。秦雷早就心中有数。他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群不识时务地家伙!

  

          他命人驱赶楚国民众。在神京城外建造围墙。将其团团围住。保准一个人也跑不出来。

  

          做完这一切。秦雷仍然不急于攻城。他又征召一百万楚国民夫。在城墙地各个方向。建立起十几座与城墙平齐的土木结构地塔楼。在塔楼上安放数门红衣大炮。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绝不含糊。

  

          等攻城准备终于完成。已经是八月初了。秦雷这才下达了总攻命令。

  

          当将军们前来询问。主攻哪个门时。他没好气的对他们大喊道:“几十万军队围一个城。还要分哪个门主攻吗。都给我往死里打!”然后分配了具体的攻击方向。

  

          九门齐攻之外。他还嫌不过瘾。又组织四波军队。攻击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城墙。一共组织了十三支部队。从十三个方位攻打。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何况城里的楚国军民。

  

          将领们轰然应诺。便各自回营准备去了。

  

          次日一早。秦军架设在塔楼上的红衣大炮先是尝试性的攻击楚国的城墙。却发现除了效果蛮震撼之外。并不能对城墙主体造成伤害。便按照预定计划。改为轰击楚军的城头。士族们也站在塔楼上。用火龙弹轰击神京城头。楚军赶紧躲到城下。其密布于城头的防御器械可遭了殃。被秦军一阵猛轰。便砸了个七七

  

          诸烈着实品尝了一把当日陈烈风所遭受的痛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秦国人将护城河填平。却连一点辙都没有。

  

          不过他并不担心神京城就此沦陷。因为通过这几个月的接触。他已经知道秦国的大炮不能持续射击。也没有摧毁城墙的威力。最后还是要靠人来攻城!-----分割-------------------

  

  

(https://www.biquya.net/id5432/15256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