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祚高门 > 辽东篇4

?    平辽大都督府创设于历林口之后,此地自然便成为了大梁于辽边的军事中心,大梁分布于辽边的军事力量自然向此聚集。

    胡润北行,直接带来的部伍有三千人。而在此之前,徐茂之子徐朗作为先遣部队率领千数人众入此,后来又陆陆续续增添一部分,但就算如此,在此之前王师于辽边直接投入的部伍人众也不过堪堪三千余人。

    攻灭羯国之后,辽西地区也有万数人众入驻。再加上一些中州商贾自发组织的商队护卫人众,如有必要,平辽大都督府也有直接征用的权力。林林总总算下来,初建的平辽大都督府直接统领的战斗人员便达到两万余众。

    这么看起来,大梁在辽边所拥有的兵力已经可以说是极为可观。但从实际方面而言,这些兵力既需要维持目下在控区域的防务,而且受限于国中目下仍在拓边作战和后勤补给方面的困难,并不能发挥出全部的战斗力。

    像是一些大型的攻防器械,还有最为重要的战马,在眼下的辽边仍然极为匮乏。

    所以眼下的平辽大都督府,并不适宜直接发起大规模的战事。胡润也不敢因为自身的求功心切,便悍然挥霍王师将士们的血勇热情,在诸用不足的情况下与那些东胡凶徒们进行血肉搏杀。

    退一步讲,一旦正式开启大战,即便王师节节胜利,但每在辽边战场消耗一条战士性命,仍需要从国内进行补充,而东胡诸部则就可以就地进行补充。当中的效率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军事困境。

    更何况,王师虽有两万战卒,但东胡部落中强大者势力同样不弱。这当中最主要还是慕容部几路人马,单单慕容皝的儿子慕容遵,眼下便拥数万之众。

    眼下的慕容遵控制了辽水以东昌黎郡绝大多数区域,而且对于他原本发兵内攻的辽西地区也并没有完全放弃掉。也正因此,辽西方面的王师部伍仍然不可无所顾忌的继续东进、与历林口军伍会师。

    至于占据着大棘城这一慕容部大本营的慕容儁究竟有多少人马,眼下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情况了解。但慕容儁在抗衡慕容遵之外,对于东面作乱的慕容军等人仍然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制,可知慕容儁眼下所拥有的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除此之外,启泰打尽,痛杀这些贼心不死的汉人门户!

    正在慕容儁打算大开杀戒的时候,平辽大都督府使者进入大棘城,代表大都督胡润要与慕容儁谈判,胡大都督愿意出兵与慕容儁共讨慕容遵,并且愿意帮助慕容儁向朝廷请求封授。

    当然这不是没有代价的,筹码便是慕容儁必须要释放今次大棘城出逃一众汉人流民,并且势力要彻底退出辽水以西,双方暂以辽水为界,两不相害。

    胡润之所以肯主动示好,一则是没想到阳氏会选择这样决绝的方式去扰乱慕容儁的军事行动,阳氏生死他不甚在意,但这无疑会令慕容儁所控制那些汉人生民俱都身陷险地。

    二则就是慕容遵狮子大开口的向胡润讨要利好,也彻底激怒了胡润,决心给这小王部的势力范围中。

    当慕容儁使者抵达紫蒙川时,只看到慕容遵部伍所留下的残营,联络慕容遵共抗梁军的打算就此落空。此际的慕容儁其实还有挣扎余地,那就是猛驱那些仍在控制中的汉人流民们冲击大梁军阵,其后部伍随行掩杀,或许还能争于一胜。

    但是大梁王师的反应速度同样不弱,辽西方面的部伍几乎在慕容遵撤军的同时出动,当慕容儁有所察觉时,这一路王师已经进入到了徒河区域,并延徒河而上兵指大棘城,而且几路使者已经连续进入大棘城范围,宣告王师感于慕容部仁义,任由汉人流民自去,因是护送钱粮至此以作犒奖补偿。

    当然犒奖是假,威胁是真,慕容遵突然撤军使得大棘城西侧陡然空虚,直接暴露在梁军兵锋之下,如果慕容儁还敢用强,需要考虑的不再是能不能战得过平林口王师,而是能否在王师穷攻之下守住大棘城!

    这一次的风波,终于在双方互捏脉门而后互相克制之下而告终,那些流人成功抵达平林口,而辽西王师在大棘城留下一部分给养之后,便也再次撤军,但却取代了原本的慕容遵,占住了龙城与紫蒙川。

    慕容遵的出逃,使得辽边局势彻底扭转,原本这兄弟二人虽然互攻,但形势对平林口王师还是承钳制姿态,逼得胡润只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外打转。可是现在,大棘城反而落入王师合围之中。

    虽然兵势合则强,分则弱,眼下的王师仍然不具备分兵合围大棘城的实力。但同样的,大棘城同样也不具备出兵快速消灭他们其中某一路的力量,在这种犄角钳制之下,大棘城只会越来越弱。

    话说出口容易,打脸同样很快。

    此前慕容儁所以还能与慕容遵有来有往的互攻,麾下汉人生产力所提供的产出功不可没。可是随着此前那一路汉人的离境,如今大棘城周边汉人出逃成风,甚至已经不是出逃,而是大摇大摆、成群结队的离开。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大业五年,虽然王师仍然没有向大棘城发起进攻,但是在外围的势力却不断发展着。慕容儁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不敢首先发起挑衅,眼看着势力一点点萎靡衰弱。

    大业五年夏日,辽边局势再生变故。原本窃夺辽东北部的慕容军为高句丽逆杀,雀占鸠巢,高句丽势力再次大举进入辽东。

    这对于困守待死的慕容儁而言可谓一个契机,当即集众誓师,浩浩荡荡向辽东而去,要为家奴慕容军报仇。

    对于慕容儁此次行动,胡润也并未出兵阻挠,一则辽边压力仍大,慕容遵虽然已经撤出辽边争雄,但也并没有完全放弃,在代国撮合下与宇文部残余合流,屡屡南侵,二则慕容儁此番东行,其实就是在事实上承认胡润此前的提议,撤出辽水西境向东面求活。

    之后数年时间,平辽大都督府占据辽水西境,不断的发展扩充。而跨过辽水的慕容儁,也与高句丽在辽东彼此互攻不已。

    大业八年,天中朝廷终于将平辽事宜正式提上日程,幽冀之间五万大军入辽,平辽大都督节制诸军,大军北垮浇水、数战连捷,并于大业九年夏攻破宇文国城,生擒宇文部首领宇文禄明并一众权贵,而早在两年之前,此前逃往此境的慕容遵便因谋逆而被鸩杀。

    同年秋,王师大军回转南来,跨过辽水,正式开始攻伐辽东。双方对峙半年,大业九年冬,慕容儁背疽溃生而亡,其弟慕容霸为族众拥立,并于来年春三月,率众出降于辽东襄平城下。

    大业十年秋,平辽大都督胡润率伐辽功士归国述功,因平辽功事获封昌黎郡公,入朝就任河南尹。酋首慕容霸并族裔诸众,聚众边荒,劳师远征,因无僭而不加极刑,罚入官役,老死天中。

    大业十二年,平州刺史、渔阳郡公温放之归国,授中书令。

    PS:辽东篇就这么结束了,还有一个代国篇,更新不会太快,毕竟正文完结,状态难免松弛,还有新书也在准备整理资料中,望见谅。。。

(https://www.biquya.net/id55540/41068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