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证道图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仙

?

      这一刻,天地寂静无声。

  

      大汉等人屏住了呼吸,悄悄来到三件至宝身旁,似乎生怕惊动了它们。

  

      这个姿态,让得高天之中的方图等人大笑,忍不住吹起了口哨。

  

      “是谁。”大汉回头。

  

      旋即,他瞳孔一缩。

  

      在他身后,三件至宝,同时爆发出璀璨神光。

  

      眨眼功夫都没有撑过,他们连架起仙器防护,都没有时间。

  

      很快,方图等人来到大汉他们刚才站立之地,嘴角带着兴奋的笑意。

  

      又是两件仙器。

  

      他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死去了,平白为方图等人多添保命之物。

  

      炼化!

  

      几人一句话也不说,同时坐了下来,催动法力祭炼仙器。

  

      这两件仙器,一刀一剑,比之神灯也相差不多。半年后,方图将其分配给金鹏和金乌皇子。

  

      众人没有异议,当然,紫霞肯定有,不过被方图无视了。后果就是他的肚子,又被打了几拳头。

  

      这一次,他们又回到高天,击穿了苍宇,接引灵气下降,缓慢修行。提升境界需要时间,哪怕是再逆天的天骄,都必须要好好感悟。

  

      在不朽第六重天地开始,便要感悟仙的法则,纵然日后要成为古禁,但是被大道承认的,也只有仙了。

  

      所以他们不管日后要选择什么道路,此时,都必须好好领悟仙的法仙的道。

  

      方图闭目沉思,任由无数灵气冲刷躯体,一动也不动,宛若一尊雕像。

  

      他在回忆,回忆古华夏中对仙人的描写。那是华夏本土的信仰,也就是神仙。

  

      仙人在华夏信仰有近两万年的历史,甚至更久远。仙人信仰在华夏,早在道教产生之前就出现了,后来被道教吸纳。又被道教划分出了神仙、金仙、天仙、地仙、人仙等几个等级。

  

      就连远在佛教传入华夏之前。华夏本土就有了仙人的信仰。佛教传入华夏以后,把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不是佛教信徒的修行人)也翻译成了仙人。

  

      这就是仙。

  

      且,道教中的仙,与佛教也是不相同了。

  

      在而今,千万不能再把道教中的仙人和佛教中的仙人混淆。

  

      古印度的外道修士虽然长寿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却并非如仙家这样超然物外,依然有生死。甚至会繁衍小孩。

  

      这点在《杂譬喻经》中有过记载。

  

      显然这比不上仙家境界,而且这些外道修士大多所求的不过死后升天,死后升天是弃人身而得天身,依靠的是业力福报,而修道成仙乃是自力成就,两者天差地别。

  

      古代翻译佛经的人为了华夏民众的阅读习惯。将古印度的外道修士翻译为“仙人”,却不想误导了大批不知变通读死书的愚人,将道家仙人与印度修士混淆在一起,实在可叹。

  

      此时,方图就需要感悟佛与道两教的传承,融合为一,走一条独一无二的道佛两脉之仙。

  

      没错,他就是要参悟古华夏时的道法与佛法。

  

      不过在华夏传说中。仙人也不等于印度诸天。也就是佛家的天人。所以两种真要融合,其实很困难。

  

      他必须要参悟因果。证道轮回。

  

      他记得轮回,道家说五道轮回,大略等同佛家六道:神道,也就是天与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神道本身,是五道之一环,诸如地祗鬼神,大多有职司所在,受天律束缚,虽有威福,有罪则贬,其情形与佛家所说天人、阿修罗的处境一样。

  

      然而,所谓仙家,不论是先天后天的尊神仙真,要么是大道化身,要么是得道真人,早已达到庄子所说逍遥游的境地,不受外在的限制,更不用说业力了。因此,更与神道无关。

  

      道教咒语,役使神道乃是常事,却并不敢烦劳仙人,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有些愚痴的僧人胡说什么“仙家终落空亡”,此语释迦牟尼也不曾说过,显然是一句妄言。若仙为业力所拘而不得超脱三界,仙道亦不足贵。

  

      此时,方图就是在细细品尝这些,想要琢磨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仙道。

  

      不过佛教的天人是众生,佛、菩萨不是众生,超脱轮回。道教的天神、天仙和佛教的佛、菩萨类似不是众生,超脱轮回。因此,绝对不能用佛教中的天人、仙人来理解道教的天神、仙人。从古至今,印度都是没有仙人信仰的。

  

      所以方图若是要将两者结合,说实话,还真是有些困难。

  

      “我要成为道家何种仙?”半响后,方图皱了皱眉头,突然想起脑子里古华夏中仙人的分别。

  

      道教认为修道有先后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层次之分。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由此看来,仙也不单单只是一种。

  

      突然,方图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惊醒了过来。

  

      莫非,古之禁忌也是仙?

  

      他不敢肯定,但却觉得两者间必定有因果关系。

  

      否则,仙皇等人为何会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其实仔细去分辨,越是极端,他们越有可能存在必然联系。

  

      就好像是水火相克,只要提到其一,便会想到另外一个。

  

      而水与火,不也是极端吗?

  

      “只要不死便是仙?”方图隐隐有一种明悟。

  

      不死,即是仙。

  

      也不能说是不死,只不过岁月,无法在其身上留下痕迹。

  

      要怎么做呢?

  

      方图突然想起,当初那九个古字,也就是古之禁忌的一生。

  

      或许,能够在那些字中读取一些消息?自从他获得那些文字以后,只能得到其功法,但是在更深处,似乎隐藏着一股力量,他无法窥破。(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net/id5990/32914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